时至惊蛰,阳气上升、气温回暖、春雷乍动、雨水增多,万物生机盎然。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,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,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。下面,就快和360常识网一起了解相关知识吧!

1
惊蛰过后还会冷吗?
在惊蛰前后,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在13℃左右,跟雨水节气相比,升高了3℃以上。
惊蛰将至,江南大部分地区已经是垂柳鹅黄、芳草泛绿,赏花时节到了,大家可以踏青郊游去了。不过,惊蛰前后,春寒乍暖,我们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,谨防出现“低温阴雨”的天气。对于农民朋友来说,这样的天气影响播种和育秧。对于普通市民来说,这样的天气容易让人感到身体不适,甚至是生病。

2
惊蛰打雷有什么寓意
一般按阴历三月就是惊蛰前。惊蛰到,雷声起。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的影响而出现萌化生长的现象。春雷始鸣,气温回升,昆虫萌动。九九以尽,九尽桃花开,春耕不能歇。物候,桃红李白,莺鸣燕来,布谷催耕,大地回春,雨水见多,有雨的天气就会打雷了。

3
今年惊蛰是暖还是寒
看地区。
一般来说,惊蛰节气过后数九寒天就快结束了,气温逐渐回升这时候是春暖花开的时节,,不过就北方地区来说,惊蛰的时候天气仍然比较寒冷,尤其新疆、内蒙古、东北等一些地区仍有降雪。不过,南方大部地区已经春意盎然,华南甚至已经有了初夏的感觉。